

祈禱的動力(二)
從上一編文章透過希伯來書5章7至8節,論及耶穌向天父「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」,顯出他不願意見到我們困在罪中,使我們與父神永遠分離的痛楚,成為他禱告的動力,和上自己的行動。 今天繼續探討耶穌在希伯來書5章7至8節第二個的祈禱動力,盼望也成為我們持續祈禱和行道的動力。經文的記載「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」是指甚麼意思?要明白這點,必須透過馬太福音26:39節,才可明白何為虔誠蒙了應允的真意:願父神旨意為首的心志(太廿六39)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記載,活現了何為虔誠蒙了應允的人生,耶穌履行神旨意將要成受的苦楚時,心裏雖然「甚是憂傷,幾乎要死」,他憂傷的原因不是指釘十字架上承受肉體的痛楚,而是強調他為了世人的罪甘願背負在自己的身上成為滿身罪污,好像成了罪的厚牆,以至與聖潔的父神分離的孤單痛楚。即是如此,聖經繼續記載耶穌仍向父神禱告:「我父啊!…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思。「照你的意思」就是以父神的旨意為先的心志,接著個人的感受和面對的困難為次。這句話,顯明了耶穌的人生就是以照父神旨意的心志為終極方向,接著就是透過禱告仰賴父神加力,在他行動上特顯出堅


祈禱的動力(一)
上一編分享文章以詩篇十三篇,鼓勵我們學效詩人成為一個向神傾心吐意的禱告人,能在困景中生出盼望而不是絕望的人生。今次讓我們又看另一個祈禱的榜樣,就是耶穌基督的祈禱。 「基督在肉體的時候,既大聲哀哭,流淚禱告,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,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。他雖然為兒子,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。」(來5:7-8) 「希伯來書」的作者記述耶穌基督面對困苦的時候,祂就「大聲哀哭,流淚禱告」,這也是當時猶太人視為義人虔誠地禱告的表現。耶穌流淚哀哭並不是因為祂害怕受苦和受死,而是流露出懇切又激動靠神的心。為何祂心中有一種激動的情懷呢?以下有聖經學者的解釋,透過未來三篇的章文分享,有助我們體驗禱告的大能:能: (一)免被死亡拘禁
耶穌向天父祈求「免死」是甚麼意思?祂不是求遠離死亡(from death),而是彰顯能脫離死亡(out of death),從聖經的記載是指出祂死後不被死的權勢所拘禁!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,是要承受最大的痛苦並不單是肉身上的劇痛,而是要承擔我們的罪。無罪的耶穌要承受我們罪的污穢與重擔,其厭惡程度非我們的想像。耶穌大聲哀哭流淚的禱告,是出